• 你好,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按柱子配筋,跟剪力墙相连的柱子pkpm自动会识别为墙-柱。希望对你有帮助哈。
    已有 2 个回答
  • 这个关键是咨询一下建筑单位和专业建筑设计师,这个对于承重墙是非常的重要,关系到承重的力度;如果配置不合理,很可能后期建筑不能支撑上部承重会导致倒塌,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已有 3 个回答
  • 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7.2.16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时,按柱配筋,此时表示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      水平钢筋:H0.8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 mm ,计算结果是H0.8,那就用0.8*100(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 再除以2 就是200mm2  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 所以配8@200面积250>200 满足要求了! (剪 力墙厚度为200,直径8间距200  配筋率 =2*50.24/(200*200)=0.25%,最小配筋率为排数*钢筋面积/墙厚度*钢筋间距)。      竖向钢筋:计算过程1000X200X0.25%=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250mm2,Φ8@200(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间距应该和箍筋(拉筋)的选用综合考虑     一般情况下,墙的钢筋为构造钢筋,不过在屋面层短墙在大偏心受压下有时配筋很大      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3%进行计算是不对的。应该填0.25%(或者0.20%)。如果填了0.3%,实际配了0.25%,则造成边缘构件主筋配筋偏小。墙竖向分 布筋按你输入配筋率,水平配筋按你输入的钢筋间距根据计算结果选筋。      规范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 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0.25%,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0%,此处的“配筋率”为水平截面全截面的配筋率, 以200mm厚剪力墙为例,每米的配筋面积为:0.25% x 200 x 1000 = 500mm2 ,双排筋,再除以2,每侧配筋面积为250mm2  ,查配筋表,φ8@200配筋面积为251mm2  ,刚好满足配筋率要求。      至于边缘构件配筋,一般是看SATWE计算结果里面的第三项:“梁弹性挠度、柱轴压比、墙边缘构件简图”  一项里面的“边缘构件”,按此配筋,如果出现异常配筋,比如配筋率过大的情况,就用第十五项:“剪力墙组合配筋修改及验算”一项进行组合墙配筋计算
    已有 3 个回答
  • 你好,剪力墙的配筋包括分布钢筋和约束边缘钢筋,分布钢筋又分为纵向分布钢筋和水平分布钢筋,计算时通常认为纵向分布钢筋用来抵抗弯矩,水平分布钢筋用来抵抗剪力作用,为了防止剪力墙发生剪切破坏,通常要实现剪力墙的强剪弱弯。
    已有 3 个回答
  • 剪力墙的配筋包括分布钢筋和约束边缘钢筋,分布钢筋又分为纵向分布钢筋和水平分布钢筋,计算时通常认为纵向分布钢筋用来抵抗弯矩,水平分布钢筋用来抵抗剪力作用,为了防止剪力墙发生剪切破坏,通常要实现剪力墙的强剪弱弯。
    已有 3 个回答
  • 剪力墙构造配筋率的计算方法:1、计算公式:ρ=A(s)/bh(0)。此处括号内实为角标,,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拉或压)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2、将构造配筋部分删除,剩下很少的计算配筋,对应墙体编号配筋即可。H1.5-4.5:1.5是墙水平分布筋的面积cm2。
    已有 3 个回答
  • PKPM或者探索者之类的,模型中程序算出的数字是配筋的面积(以下提到面积单位均是mm2),我举例PKPM剪力墙的配筋如何计算:模型中墙体上部的数字是该剪力墙左右两端暗柱的配筋要求,若为0则说明左右暗柱为构造配筋,就按构造边缘构件进行配筋。剪力墙下部的数字(H+数字)是剪力墙横向两根钢筋的截面面积之和。
    已有 3 个回答
  • 梁配筋率公式:ρ=As/bh。 其中As为纵向受力钢筋面积;h。为梁的有效高度 h。配筋率过高的钢筋混凝土梁称为超筋梁。其破坏特点是破坏始于受压区混凝土被先压碎。当钢筋混凝土梁内钢筋配置多到一定程度时,钢筋抗拉能力就过强,而作用(荷载)的增加。
    已有 3 个回答
  • 民防地下室的剪力墙有许多种,有防爆墙、临空墙、密闭墙、内隔墙等等,应先到表述口部的图纸上找到相应的墙体的符号,再去找相关的详图。这些都在民防的结构图纸上。但是,有一些附建式的民防,民防口部外有一些不是民防的墙体,可以到非民防的结构图纸上去找
    已有 3 个回答
  • 这个没啥详细的,本来就不复杂。 一米长的墙带,钢筋截面积之和除以强的厚度就可以了,注意数量级关系。 有帮助望采纳。 谢谢,有问题可以HI我 还有什么需要请点击“向TA求助”。 我和我们的团队“建筑结构设计师”将尽力帮助你。
    已有 3 个回答
  • 钢筋上有弯钩的就是箍筋,一个钢筋两头弯的是单肢箍,两个弯头在一起的就是四肢箍。 一点一点的是主筋,拉筋不画的要看图纸说明的(拉筋就是水平筋,长度到墙的两端)Lc=600就是超出边缘构件部分的长度。
    已有 4 个回答
  • 你好,例如墙的水平向分布筋,厚度200,取单位长度1000,配筋率为0.25%,水平钢筋总量就是200X1000X0.25/100=500mm2,因为是双排,所以,一排的钢筋量500/2=250mm2,如果用直径8的钢筋,单根面积是50.3mm2,需要至少250/50.3=5根,单位长度内钢筋间距是1000/5=200mm,就是8@200。墙的水平钢筋就是双排8@200,竖向分布筋也是一样。
    已有 2 个回答
  • 这个是个很专业的问题,还不是很透彻,路过学习中···
    已有 2 个回答
  • 一米长的墙带,钢筋截面积之和除以强的厚度就可以了,注意数量级关系。 有帮助望采纳。 谢谢,有问题可以HI我 还有什么需要请点击“向TA求助”。
    已有 5 个回答
  • 1、竖向钢筋貌似没有得看,但在SAWTE里设置了配筋率,自己按那个配筋率把钢筋算出来就可以了。 水平钢筋在SAWTE的分析结果里面的剪力墙组合配筋修改及验算里可以看到体积配筋率,可以根据这个去配,如果懒一点,可以直接按剪力墙施工图里配的水平钢筋相差不会远。(暗柱的还是要自己配,出入比较大)
    已有 3 个回答
  • 首先必须明白电磁炉的结构,电磁炉是由一个高频电源与线盘组成的,一方面高频电源上面是可以调整功率的,另一方面线盘的电感量大小也会直接影响功率的输出,还有一个最容易让人忽略的就是线盘与加热体(厨具)的距离同样会严重影响功率——距离越大功率越小,因为电磁场感应的强度会迅速下降。
    已有 3 个回答
  •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钢筋上有弯钩的就是箍筋,一个钢筋两头弯的是单肢箍,两个弯头在一起的就是四肢箍。 一点一点的是主筋,拉筋不画的要看图纸说明的(拉筋就是水平筋,长度到墙的两端)Lc=600就是超出边缘构件部分的长度。
    已有 3 个回答
  • 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拉或压)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受拉钢筋配筋率、受压钢筋配筋率分别计算。      计算公式:ρ=A(s)/bh(0)。   此处括号内实为角标,,下同。式中:A(s)为受拉或受压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b为矩形截面的宽度;h(0)为截面的有效高度。配筋率是反映配筋数量的一个参数。      最小配筋率是指,当梁的配筋率ρ很小,梁拉区开裂后,钢筋应力趋近于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ρ(min)。最小配筋率是根据构件截面的极限抗弯承载力M(u)与使混凝土构件受拉区正好开裂的弯矩M(cr)相等的原则确定。      配筋率是影响构件受力特征的一个参数,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结构构件的破坏形态,不发生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配筋率又是反映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构件发生少筋破坏,少筋破坏是脆性破坏,设计时应当避免。
    已有 3 个回答
  • 你好,多层房屋不需要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就足够。 楼主是把异形框架柱错当成了短肢剪力墙吧!
    已有 3 个回答
  • 由于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差,在地震区应用经验不多,因此在设计时,首先要选则适合的计算软件,合理地选则计算分析方法,确定计算模型和相关参数,并加强对计算结果合理性判断,特别要加强概念设计。对一些不利部为加强构造措施,在符合规范要求的情况下,短肢墙是没问题的。这就好比纯框架结构,对地震来说也是不利的结构形式,但大家不也一直在用。所以任何一种结构体系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只要我们能合理设计,安全应该没问题。 1.高层点(板)式住宅采用短肢抗震墙结构体系,只要抗侧力构件布局合理仍然是比较理想的一种结构体系,但在地震区,高层建筑中,剪力墙不宜过少,墙肢不宜过短,因此不应设计仅有短肢剪力墙的高层建筑,要求设置剪力墙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结构。 2.短肢墙的布置合理、对称、均匀、力求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重合,短肢墙布置应以T形、L形 、〕形、 +形为主,这样可增加短肢墙抗扭和出平面外稳定。 3.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薄弱部位是建筑平面外边缘的角部处的墙肢,当有扭转效应时,会加剧已有的翘曲变形,使其墙肢首先开裂,因此应加墙其抗震构造措施,如减小轴压比、增加纵筋和箍筋的配筋率。 4.主要抗侧力结构筒体(或长墙)一般利用楼、电梯间,但要注意刚度的均衡性,不要集中在一处布置使建筑产生过大的扭转效应,同时筒体要有足够的刚度,其平面尺寸不宜过小,要使筒体和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形成多道抗震防线,为了确保水平力可靠传递,核心区楼板适当加厚,与核心筒相连的连梁按强剪弱弯设计,短肢墙之间的梁净跨不宜过小(一般取4~6M),使其具有一定的耗能作用 5.短肢墙受力以承担竖向荷载为主,承担水平荷载为辅,其截面尺寸要适当,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宜在5~8左右为好,且墙厚不小于200MM,当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比小于等于3时,应按柱的要求进行设计,短肢墙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产生的轴力设计值的轴压比,抗震等级为一、二、三时分别不宜大于0.5、0.6、0.7。对于无翼缘或端柱的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因其延性更为不利,因此轴压比限值要相应降低0.1。 6.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应比一般剪力墙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采用,主要目的是从构造上改善短肢剪力墙的延性。 7.对于短肢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不仅底部加强部位应按规范调整,其他各层也要调整,一、二级抗震等级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4和1.2,主要目的是避免短肢剪力墙过早剪坏。 8.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截面的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底部加强部位不宜小于1.2%,其它部位不宜小于1.0%。 9.各短肢墙应尽量对齐、拉直,使之与连梁一起构成较规则且连续均匀的抗侧力片。并且每道短肢墙宜有两个方向的梁与之连接。 10.短肢墙的数量可多可少,肢长可长可短,主要视抗侧力的需要而定,还可以通过不同尺寸和布置调整刚度和刚度中心位置。 11.短肢剪力墙—筒体(或一般剪力墙)结构体系,电算分析力学模型建议采用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软件SATWE,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考虑,各部位宜取两种力学模型分析结果的不利工况,短肢墙之间的梁应根据跨高比的不同分别按连梁、框架梁计算内力和配筋,(既一般情况下当短剪力墙洞口形成的跨高比小于5的连梁,应按连梁进行设计;当跨高比不小于5时,宜按框架梁进行设计),短肢墙仍属于剪力墙的范畴,配筋可采用一般剪力墙的计算方法,但是对于长宽比小于3的短肢墙则必须按柱的方法进行设计。注意整体计算需考虑填充墙对建筑基本自振周期影响,折减系数可取0.8~0.9 12. 由于外墙面钢筋混凝土短墙肢之间填充墙与钢筋混凝土墙的变形模量不同,在二者交界处易产生裂缝,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在做粉刷时,在二者交界面处附粘一层玻璃丝布,使应力平缓过渡。
    已有 3 个回答
位业主已在问吧找到答案

已有4150名业主喜获装修礼券

error text

error text

我已阅读并接受 《服务条款》 《隐私政策》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