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装修越简单,越省钱。
    已有 3 个回答
  • 1、工程是否转包。转包一层,利润就减少一层,因此转包多了,最后一级施工方按规范施工已经没有利润,但他们也要生存,这时他 们就会损害业主的利益从而获得自己的利益。有的装修公司甚至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施工队,接到工程就转包出去。有时花了不菲的价钱 ,最后来施工的却是“马路游击队”。 2、设计费。不少装修公司都宣称是免费设计。建议这样的装修公司慎选。设计也是一种服务,如果不收费的,设计师的收入哪里来,如果收入和设计不挂钩的话,设计师的积极性如何调动,设计的质量和设计的跟进如何保证?市场行情设计费至少也20元/平方,看似省下的设计费打到辅材里,从而提高辅材的单价,如果涉及到增项,吃亏的还是业主。 3、装修报价。看报价是否详细,是否有明显的漏项,是否列明了所用材料的品牌和规格。试着把辅材换成其它的知名品牌,比较价格增加的幅度就可以看出报价的水分。同时自己去了解一下市场上的平均价格水平,尤其是水电这一部分,它是装修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 。 4、考察工地。检察裸体工程,看垃圾是否及时清运,施工现场是否规范整洁。如果是木工或是油漆已经开始,注意进户后是否刺鼻呛眼,从而检查材料是否环保。如果想看看这家装修公司的口碑,可以问问装修过的业主的态度,如果大多数都主动说满意,那么可以放 心。(注意:如果业主不说不满意,但也不说满意,基本上是不满意)。 5、亲戚或朋友主动推荐的装修公司一般比较可靠,但前提是他们自己必须比较懂行。 6、在提到其它装修公司,注意这家装修公司的态度,如果把同行贬得一无是处,慎选。如果能发表中肯的意见,可以考虑。 7、付款方式。根据工序合理付款并写进合同。等每一步工种完工,材料和工艺标准验收合格后再付工程款。如果合同的条款是装修未过半,而大部分工程款已经付掉,慎选。
    已有 1 个回答
  • 装饰公司 一般都是靠设计和材料赚钱 你吧材料的价格都摸透了 他就赚不了什么钱了!
    已有 4 个回答
  • 可以多对比几家 ,多逛逛建材商场、商城 ,对比下同一品牌的价格,还有要核对工程项目是否齐全,防止装修过程中的额外增项。
    已有 5 个回答
  • (一)1、半包方式的最大好处就既体验了装修乐趣又不至于疲于奔命。装修材料的大头由自己采购,品牌、花色品种、质量都由自己控制。 2、价格昂贵的、材料商负责测量并安装的、花色种类多体现个性的、数量易于清点的建材由业主采购,如:瓷砖、洁具、橱柜、地板、踢脚线、铝扣板(集成吊顶)、移门、成品衣柜、墙纸、灯具、如开关、锁具。 3、基本由施工方负责的材料:水电材料、水泥黄沙砖头、木工板材及辅材、油漆及辅材工具。注意要对施工方负责采购的的材料要规定具体品牌、规格,否则容易给不法奸商钻空子,拿些劣质的材料来糊弄你。 4、建材尽量由材料商负责安装。谁销售谁安装好处之一就是安装的专业化程度和工作效率得以大幅提升,好处之二是减少扯皮现象。就铺实木地板来讲,买了地板后自己请工人安装,如果日后出现了问题,工人和地板商都来看过,一个说是地板质量问题,一个说是铺装质量问题,就剩下你在那干瞪眼吧。 5、材料商负责安装,那各工种之间的协调工作就显得极其重要了,细心的材料商在你购买材料时会嘱咐你施工上需要注意哪些细节,你的工头和工人如果经验丰富也会及时提醒你该注意什么。 材料之类的还有合同,你选择半包嘛最好是再有个装修的平台可以帮你监督着,比如福窝他们就免费有第三方监理的,还有检点的验收 合同审核之类的,所以基本上有问题的地方他们都帮忙监督好的
    已有 1 个回答
  • 一些业主在宣扬自己如何地购买了那些材料,又如何如何地划算。装饰公司在买材料的过程中肯定会从中虚报价格,但事实上未必如此。业主自己去购买材料,依据不完全统计,大约要多花1/3-1/2的钱。那究竟是花了冤枉钱在哪?业主能不能得到低价格,这个想一想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你和装饰公司经常拿材料的一样的价格,材料怎么能够拉拢自己的固定客户?那么问题出来了,如果业主自己购材料拿不到低价格,那么自己买材料想便宜的问题就不要想了。为什么会有人包工,就是看准了这点,然后不管用工还是用材,存在着固定客户和零散客户的区别,固定的客户肯定的是老实的价格,认真对待。为了抬升固定客户的优势,对于零散客户,他们不能不从价格生为固定客户体现出优势来。这成了行规。对于商家而言,业主的购买量和次数有限,价格除非是蒙的因素外,根本不可能有优惠。合肥装饰公司因为经常买材料,且用量很大,所以一般对各材料商的情况了解非常清楚,并大多有自己长期固定的关系户,可以从材料商那里享受批发价,然后按零售价给装修户报价,赚取其中的差价。而自己购买材料,量少,且散户只能按零售价买,差价虽然没有被装饰公司赚去,但自己也得不着,所以自己买材料并不省钱。另外,买材料往往都得跑很多趟,要花费时间不说,还要加上交通费、运输费等等,最后的总花费往往比合肥装饰公司买的材料还要贵。并且出现质量问题换货、退货还很难办。自购材料也许是一种上策,也许也是一种下策。问题只是,你自己认为哪一种合适罢了。你不管选择那一种,要么钱落入材料商的口袋,要么落入装修公司的口袋。但一般来说,落入合肥装修公司的口袋你会得到更好的服务,并且可能需要花的钱要比起花在经销商的钱要少得多。如果你和合肥装修公司有保修期的话,那么钱投给装修公司要比给经销商划算。
    已有 3 个回答
  • 业主一定要亲自监工,或者请监理师 1.了解套餐装修。套餐装修中包含绝大部分装修工艺,但也排除了一部分装修工艺。通常情况下不包含以下工艺:   ①个性化设计部分:比如拆墙等拆改新建项目、电视背景墙等个性装饰部分等;   ②隐蔽工程:水电路改造、防水等;   ⑧超出标配项目或者数量之外的项目:开关面板、灯具等。总之,套餐装修中有些项目对业主是需要的,有些是业主不需要的。选择套餐时,业主一定要事先询问清楚,因为在合同里通常都没有明确未装修的套餐项目该如何退款,潜在的规则是对于未享受的装修项目装修公司不予退费。   2.关于套餐中的不包含在内而业主需要的增项费用。套餐装修中有些必需项目如水电改造是不包括在报价中的,增项的费用上下空问很大,不好控制。   如水电改造是花钱大项,也是装修公司挖坑最大的雷区,因此,建议业主最好找一位精通水电或是在这方面有经验的朋友监工。如果是业主亲自监工,事先要多了解这方面的相关规定和施工过程,以便在监工过程中做到有理有据,让装修公司难以实施蒙骗手段。   3.不同的套餐报价区别就在于所使用的主材和基材的质量和品牌有所不同,如680元/m。要比580元/m。要好,报价越低材质质量越差。一些套餐中的建材虽然是高端品牌,但是其采用的产品往往是该厂家中最低端的,施工过程中,如果有业主提出更换产品,装修公司就会漫天要价,导致整个项目费用大大超出预算。因此在签订合同前一定要把所有的建材品牌、型号注明。   4.谨慎对待套餐中的数字陷阱。选择套餐时,一定要留心一些数字,否则你会掉进这些事先埋好的数字陷阱中。如报价中包含2延米的人造石台面,这时你要量一量你家是否真的是2延米,应按照实际尺寸签订合同。   5.了解装修流程。这是反复强调的一点,只有掌握了装修流程,你才能看到套餐中哪些项目是坑钱的,免费设计图,找出其中的猫腻避免跳进装修公司事先挖好的陷阱。
    已有 1 个回答
  • 拆项 装修公司最常用的手法之一,也是一种比较隐蔽的手段。通过将某些施工项目一拆为二,看起来好像预算更加详细,单价很低,其实是多算了一遍费用。不懂预算的消费者很容易被他的低价吸引而落入圈套。 漏项 这是一些装修公司最卑鄙恶劣的手法,欺骗消费者不懂,故意漏项少报项目,使预算看起来很低,真正施工时,以预算中没有这个项目,要求重新报价,然后漫天开价,最终大多是以纠纷结束。
    已有 1 个回答
  • 你好,猫腻一:巧设合同猫腻。混淆材料笼统报价,混淆概念多算费用是个别家装公司惯用的伎俩。签约时将某一材料笼统报价计算,施工时更换单项材料,从中赚取差价。此外,还炮制一些不具体或可多种解释的条款,借以金蝉脱壳。 猫腻二:低报价招揽业务,开工后再增项。个别装修公司在客户要求报价时,先删减项目给出低于其他公司的报价,形成“低预算“吸引消费者签单。在施工过程中,再把删减的项目作为增项,把钱涨回来,形成”高决算“。完工后,消费者发现,结算的费用比预算要高出许多。 猫腻三:设计师故意增项,多拿提成。有的设计师在接单后,为了多拿公司的提成,不顾消费者家中的实际情况,故意增加装修项目:如不需做隔断的地方添个隔断,没必要吊顶的地方吊顶等等。通过一番“设计”后,装修报价大幅高于原预算。 猫腻四:材料采购以次充好。在包工包料的装修中,个别施工队在采购材料时做手脚,有些以低劣的商品冒充名牌产品,以低价次品充当正品等等。 猫腻五:谎报测量面积。个别装潢公司在施工面积上谎报、多报,如在计算涂刷墙面乳胶漆时,没有将门窗面积扣除,或者将墙面长宽增加,以增加装修预算。 预防装修猫腻方法: 1.注意核实装修报价中的“加法”。 有些家装公司尽管在初期预算报价很低,但在与消费者签订家装合同后,往往会有很多增项,有些甚至是设计师故意丢、漏项。如本来是和设计师谈好的内容,然而合同中没有注明,而消费者又没有注意到。这样尽管签订合同时价格并不高,但等到工程竣工时,增加了很多内容,花销随之增加。最常见的“加法内容”包括:在签订合同前,装修公司并不报清水、电路改造的价格,不分明暗管,而在最终的结算中却全部算最高价;或在水、电路改造施工时,有意延长水、电路管道的长度,消费者因此受到额外损失。 2.注意核实装修工程中的“减法”。 消费者一般对木工、瓦工、油工等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常规工程项目比较注意,监督的也紧些,但对于隐蔽工程和一些细节问题却知之甚少。如上下水改造、防水防漏工程、强电弱电改造、空调管道等工程做得如何,短期内很难看出差别来,也无法深究,不少施工人员常在此做文章。又如有些公司规定内墙要刷3遍墙漆,但施工队员只刷了1遍,表面上看不出有任何差别,但实际上却降低了工艺标准,暂时是看不出问题,时间一长,毛病就会暴露出来。 3.注意核实装修预算报价中的“分项计算”。 这些公司表面做的比较正规,将某一单项工程随意地分解成多个分项,按每一个分项分别报价。消费者通常会觉得选这样的公司是明白消费,却不知其中“猫儿腻”:如做门套,把门扇、门套、合页等五金件分别作为单独的项目计价,他们往往把一些分项价格各提高一小部分,消费者不易觉察,就在这不知不觉中总体价格提高了很多。这些细微的差别很容易让消费者忽略。更有甚者把安装和油漆的人工费也作为一项收费内容让消费者再次交钱。由于受专业知识的限制,消费者往往不能识别这其中的秘密,也说不出这种报价不合理的原因,因此也就只有交钱了。实际上,这种分项计价很容易重复计费,使得大部分消费者被“宰”还不知所以。 特别是如果一个装修工程,装饰公司上来就给你打到8折甚至更低,那就一定要小心了。在施工的过程中,装饰公司一定会慢慢的添加项目,把自己的损失赚回来。
    已有 1 个回答
  • 你好,没监理 自家花钱给别人家装修,当业主和装修公司签订合同后,即便是全包装修,也不可以当甩手掌柜,一定要经常到工地看看,如果没时间,或者自己对装修不够了解,最好是能请个装修监理,帮你把控装修各阶段的施工质量,这种低级错误绝对是可以及时发现的
    已有 1 个回答
  • 第一种方法:转换材料计量单位 巧妙转换材料计量单位,是装潢公司赚取利润最常用、最隐蔽的手法。 通常,材料市场的材料价格都是按照多少钱一桶(一组)、多少钱一张等计量单位来出售的。而装修公司向业主出示的报价单,很多主材都是按照每平方米、每米来报价的,如涂料、板材等等,因此业主根本就不清楚究竟会用多少装修材料、究竟用掉了多少装修材料。 同主材相比,副料的水分就更大。以最简单的墙面处理为例,在市场上出售的乳胶漆都是按照桶为单位来计算,但装修公司一般都会以每平方米为单位来计算乳胶漆的价格,从而在单位转换过程中赚取价差。 第二种方法:做预算“欲擒故纵” 由于装修行业竞争相对激烈,部分装修公司会通过低总价的方式获得装修权。 部分装修公司在做预算时,经常会有意将一些项目略去,再加上一些打折的手法,这样做出的预算肯定比其他公司要低。但由于装修材料没有跟业主说得很清楚,在使用装修材料的时候,可能使用假冒伪劣、不环保的材料,而业主一旦要求使用高品质、环保的装修材料,装修公司便会要求加价。最终,得不偿失的还是业主。 第三种方法:设计费中藏圈套 一套优秀的设计要花费设计师很多精力,肯定会收取不菲的设计费。但是当前不少装饰装修公司却采取“主案设计师接单,绘图员实际操作”的方式。 杭州市的装饰装修公司应该是数以万计,但优秀设计师的数量相对较少,部分装饰装修公司大多都会以优秀设计师的名义接单,从而收取业主相对较高的设计费用;但实际进行设计和采用的却是二流设计师及绘图员设计的作品,装饰装修公司通常仅向设计者支付少许设计费,在此过程中赚取一定的差价。 第四种方法:利用损耗和调包 损耗和调包也是装潢公司“合理”赚取利润的有效途径。 无论瓷砖、地板、还是吊顶,装潢公司一般都会在报价单上设定一定损耗比例。但客户最后其实很难核算实际损耗,多余的“耗损”材料就流入装潢公司的腰包。 调包也是装潢公司较常用的赚取利润的一种做法。装潢施工人员将业主购买的品牌装潢材料,偷换成其他一般性材料,使用假冒伪劣的产品,达到偷工减料的目的。
    已有 3 个回答
  • 常见的猫腻主要是漏项不报,偷工减料。您可以通过土巴兔的装修保平台寻找装修公司,维护您自己的权益。
    已有 10 个回答
  • 对于初次装修的小白来说,找装修公司就是不二的选择。然后,在预算这一项上就会惊奇的发现,装修公司给出的报价居然比自己预期的多出一大截,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猫腻一:化整为零。一些装修公司把一个报价项目分为多个单项来报价,比如,将墙漆工程分成底漆、面漆等小项,每一小项看上去价格都不高,但加起来却高出一大截。
    已有 1 个回答
  • 猫腻1:漏报项目   故意少报工程项目,先以低价与业主签下合同,待施工进行到该项目时,以前期出报价单时疏忽漏报为由,要求追加工程款。如:踢脚线、防水、墙面钻孔等,让你无处说理。   猫腻2:材料品名规格不详   这里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干脆什么都不写,只写了项目,至于用何种材料没作任何说明。   第二种是含糊其词,如只写明XX牌聚酯漆,XX牌铝扣板,并未加以更深入的说明。同一品牌的材料,又可分为许多的型号和规格,同样价格也不一样。   猫腻3:辅材价格虚高   举例:XX牌印茄木免漆地板,连龙骨加安装,装修公司报价280元/平方米,业主还到250元/平米,装修公司也同意了,到时来安装时,地板的品牌、材质、规格、等级都对,可安装地板所用的龙骨实在是太差,找装修公司理论,装修公司却回答你说250的报价用的就是这种龙骨,而在报价单里辅材的价格又无据可查,业主只好自认倒霉。   猫腻4:损耗打高   材料的损耗是客观存在的,要弄清楚哪些地方有损耗,哪些地方不应该有,不该有损耗的出现了损耗就是弄虚作假了。比如地板、瓷砖、扣板边线等材料是有损耗的;乳胶漆其实也有损耗,但单价里已将这部分损耗包含进去了,所以就不再另外报损耗了;;修时已经是成品的,不需要进行切割和打磨的就可以安装的材料是没有损耗的。损耗也是有规定的,如果超过这个数字,就要怀疑其中有水份了。
    已有 3 个回答
  • 为了赚钱,装修公司总会绞尽脑汁,采取拆分报价的方式。本来很简单的一个衣橱,只要报出总价就可以了,但是精明的专修公司则不然,需要多少木板,多少油漆,多少人工,随后加在一起。这样一来就比总体报价高出了许多。马先生说:“比如油漆工,他可以一气呵成地把家装中墙面、衣橱、储物柜等所有的油漆刷下来,但若拆开算,衣柜的油漆要等干了再刷第二、第三遍,墙面要连刷三四遍。
    已有 3 个回答
  • 如果你对建材不具备专业知识,往往一知半解,对建材的专业名称和通俗名称对不上号,所以,以相近的名称来混淆消费者是商家惯用的一招,而且合同里面往往不详细注明,比如商家可能把形色相近但质地截然不同的桦木和樱桃木混为一谈来欺骗你。高价格,次材料,报价这块业主就容易吃亏,多学习装修方面的知识。{smile:2}
    已有 4 个回答
  • 全包的主材的品牌一般多数是市面上没有听过的材料,二是以公司自己名义命名的材料,质量良莠不齐,差价当然很大。
    已有 3 个回答
  • 一般同等的正规公司报价差价在两千左右属于正常,如果查得太多肯定是有问题的,现在的装修市场越来越紧张,不少的游击队还有装修公司,为了拉倒生意,使用价格战,恶意竞争。所以大家在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已有 5 个回答
  • 1.地面找平存猫腻 对于新房来说,地面找平是没必要的,这是一个针对老房翻修才可能提到的词。如果新房出现了地面不平的事儿,其实是开发商的问题,交房验房的时候就应该提出了。一些黑心的装修公司和施工队,通常喜欢在报价中添 加地面找平这项,其实本身就存在一定程度敷衍。 建议:签订合同前应该预先判断是否需要做地面找平,如确定要做,需提醒公司如果不满意要负责,然后等水泥干透后,用专用的水平尺确定整个地面的平整度,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2.地砖铺贴不认真 地砖的铺贴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活,一般都会安排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工人做。如果是新手干,认真点还好说,碰上粗心马虎的,随便整整,很容易发生空鼓和对缝不齐,一旦被查出来,会被业主烦死的。此外,水泥和粘着剂也有讲究,如果配比不合理(一般是水泥重量3-5%的108胶),也会发生脱落。 建议:可以找一个金属的物品(比如钥匙、不锈钢汤勺等),用其敲击瓷砖四角和核心部位。如果发出“空空”声音的点超过两个,那么就说明这块瓷砖粘贴得不实。 3.基底处理不到位 如果做基底的工人偷工减料,就会造成墙面不平整,情况好点,涂料刷上去会产生色差,颜色越深越容易发现;至于最糟糕的,就如孙先生家这样,出现破裂,甚至大面积脱落。 建议:一再听到涂料公司和墙砖厂商强调刷涂以及铺贴前基底处理的重要性,希望大家今后一定要重视起来。在涂刷之前,一定要注意墙面腻子的披刮是否均匀、平滑,打磨和滚涂是否到位等问题。而调配好的涂料也应该一次用完,同一颜色的涂料最好一次涂刷完毕。即使真的需要修补,也应该将墙面重新涂刷一遍。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找提供专业刷涂服务的商家。
    已有 1 个回答
  • 恶意增项 1)、采取拆分报价忽悠业主 为了赚钱,装修公司总会绞尽脑汁,采取拆分报价的方式。本来很简单的一个衣橱,只要报出总价就可以了,但是精明的专修公司则不然,需要多少木板,多少油漆,多少人工,随后加在一起。这样一来就比总体报价高出了许多。马先生说:“比如油漆工,他可以一气呵成地把家装中墙面、衣橱、储物柜等所有的油漆刷下来,但若拆开算,衣柜的油漆要等干了再刷第二、第三遍,墙面要连刷三四遍。 2)、合同中的材料含糊其辞 有些合同里,装修公司对材料写得含糊其辞,实际装修时,可能用假冒伪劣的材料。当业主追究时,装修公司便拿出当初的合同,称业主没有指定材料品牌。一旦业主要求使用高品质、环保的装修材料,装修公司便会要求加价。有的装修公司还在合同中注明,装修中如原品牌材料没货时,乙方装修公司可临时更换相同型号的材料。但这个“同”,是同质量的还是同类材料的,却没写明。 3)、低价套餐引人上当 许多装修公司为了吸人眼球就推出一些低价装修套餐,“家装套餐”在施工后会继续增加一些项目,这在业内叫“偷手”——当装饰公司开时施工的时候,消费者就会发现有很多服务不在套餐之列,套内有“套”的内容便会自曝出来,而没有这些服务装修就不能正常进行下去。这时家装公司就会直言相告,甚至还会以合同约定来向消费者摊牌,而多数消费者在签订合同的时候根本不清楚哪些条款对自己不利,以至于被套餐套住。装修不宜过于相信套餐模式,业主在选择“装修套餐”时一定要理性,事先要问清套餐包括的内容,同时还要衡量是否符合自己的户型特点。
    已有 3 个回答
位业主已在问吧找到答案

已有4150名业主喜获装修礼券

error text

error text

我已阅读并接受 《服务条款》 《隐私政策》

广告